6月17日,金華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小學數學教研員章穎老師帶領名師團隊送教大司巷小學教育集團八字墻校區。永康市教學研究室小學數學教研員王英豪老師、朱詠梅老師蒞臨現場指導。參加活動的還有大司巷小學教育集團各校區的骨干教師代表。本次送教活動內容主要包括名師課堂和專家引領兩個部分。
名師課堂
首先由來自永康市人民小學的“永康市教壇新秀”徐小凱老師執教《認識更大的數》。徐老師的課堂圍繞認識計數單位“十萬”、感知十萬有多大、認識數級這些關鍵性問題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針對數級的認識,徐老師打破了傳統依靠記憶的做法,充分激活學生的已有經驗,引領學生深刻感悟計數單位本身所蘊含的個、十、百、千的重復規律,幫助學生將“數級”深深地印在腦海里。既讓數位順序表的整體建構水到渠成,又為后續大數的讀、寫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節課由來自金華市婺城小學的“浙江省教壇新秀”郭驥老師執教《圓的認識》。郭老師從精心制作的學生姓名臺簽聊起,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郭老師的課圍繞三次畫圓,兩次小組合作,一次自學徐徐展開。郭老師巧妙地選擇素材精準反饋,在如何把圓畫好的反思與交流中一步步感悟圓“一中同長”的特征。在學生自學課本和小組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上臺匯報自己的收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郭老師的課堂始終以“學生立場”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牢牢地將學生成長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
專家引領
隨后由章穎老師圍繞《想明白,上好課》的主題,對兩位執教教師進行訪談。章老師首先肯定了八字墻校區的孩子們在課堂上讓人“驚詫”的良好表現,再讓與會教師思考學生課堂表現的背后藏著教師怎樣的教學“密碼”。在章老師的引領下,老師們逐漸對如何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轉變理念,深刻體現“學生立場”;成竹在胸,準確把握知識點、技能點、體驗點;定位環節目標,精準開展教學活動;分清主次,濃墨重彩地呈現核心問題的探索;以生為本,始終以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發展為目標開展教學。“教育最美好的地方莫過于以老師的成長帶動學生的成長,所以教育是對自我成長和學生成長的雙重喚醒!”溫暖的話語深深地撥動了與會老師們的心弦。
章老師還對八字墻校區的全體數學教師進行訪談,既表達了對山區教師堅守的敬意,同時深入了解老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難。
王英豪老師和朱詠梅老師對兩位上課老師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指出他們都突出了學生的學,教師不留痕跡地把時間、空間、思維還給學生,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落實學生的數學素養發展,強調這樣的課堂是今后老師們所要努力的方向,并表示以后會更多地關注山區的老師和學生。
活動總結
八字墻校區副校長景安定代表八字墻校區全體師生對市、縣兩級小學數學教研員真切的關愛和專業的引領表示誠摯的感謝!名師的示范讓我們領略課堂教學的風采,專家的解讀讓我們領悟課堂教學的真諦。景校長希望借助這樣一次活動讓“提質減負,根在課堂”這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時希望老師們借助本次活動反思日常教學行為和習慣,在反思中實現傳承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