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特殊教育學校
日期:2006-11-17 作者:admin 發布人:admin
瀏覽量:1141 出處:永康市特殊教育學校
永康市特殊教育學校的前身是永康市聾啞學校,創辦于1948年春,時是程鏗、陳仲良先生私人創辦,后由政府接管,是浙江省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四所特殊教育學校中的一所,也是我市唯一的公辦的從事特殊教育的學校。應特殊教育的發展需要,2002年7月學校更名為永康市特殊教育學校。歷任的校長有程雪齋、徐秀芳、林妙時、王嬌梅、梅興登、陳加康、陳笑梅,現任校長顏凱天。學校原址是紫微塘沿5號,2002年政府要求拆遷,現暫租原總工會辦學。新校址擬定在城西飛鳳路以西,端頭村以北地塊,已規劃中的新校舍占地面積150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是6971 平方米,分教學樓、學生食堂及宿舍樓、教師宿舍樓,200米環行跑道的操場。
學,F有班級12個,學生176名,教職員工34名。學校的招生對象于2002年9月開始,由單一的聾生擴展到聾生、智力障礙學生和學習困難學生三類。根據國家特殊教育的教學方針,結合地方情況,各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設不同的課程。語言訓練部開設了語文、語言訓練、數學、美工、體育、律動、常識、勞動技能等課程;智力開發部開設了語文、數學、美術、體育、音樂、常識、勞動、康復等課程。
1996年我校提出了“自尊、自律、自強、自愛 ”八字校風,提出良心教學,提倡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努力探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力爭在音、體、美等方面辦出特色,走教育與康復相結合的一條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將來能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按照國家義務教育的精神,于1997年至2002年,原來的七年制改為九年制,實行了義務教育的九年一貫制。為了使殘疾學生能夠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校從德育入手,以法律法規教育、安全教育切入口,加強對學生犯罪防范意識的教育,我校先后在2000年、2001年、2003年被評為治安安全先進單位。我校要求教師為學生負責,對社會負責,提出了“良心教學”,提倡無私奉獻,抓教學質量,促學生的發展,我校從1998年起向省華強中專及高一級學校輸送了40多名學生,先后兩次被評為招生先進單位。
為創辦特色學校,滿足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我校利用兩個下午開設了興趣活動課,設有體育類、美術類、藝術類、康復類、生活類五大類十個組。學生書法、美術、手工作品多次獲獎。乒乓球是我校傳統的優勢項目,經過近幾年的重點建設,我校被選定為金華市聾啞學生乒乓球、羽毛球訓練基地。我校學生在2005年的浙江省聾人運動會上取得乒乓球團體第一、羽毛球團體第三、個人一金三銀一銅的驕人成績,為金華爭了光。培養出葉靜等運動員,我校排練的舞蹈《相逢是首歌》在浙江省殘疾人文藝匯演中獲得三等獎,學校成立了鼓樂隊,由聾啞學生敲響了《五金谷魂》,既宣揚了永康的五金文化,又繼承和培養了學生永康人創業的精神。 ![]() ![]() ![]() |